【网络强国这十年】中国首创!数字时代互联网法院“大显身手”******
从呱呱坠地到垂暮之年、从柴米油盐到诗和远方、从现实生活到数字世界,宪法时时刻刻都在保护着我们每一位公民。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022年12月4日至10日,是我国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创新技术运用,深刻改变与嵌入到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各类场景之中。互联网带来越来越便捷的生活,也产生了各种涉网纠纷,甚至各类涉网犯罪案件纷至沓来。
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互联网时代,对现有司法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法院”在中国便应运而生了。宪法宣传周,一起来普法。让我们一起看看24小时“不打烊”的互联网法院究竟什么样。
以北京互联网法院为例,法院按照“网上案件网上审理”的基本思路,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实现案件诉讼环节的在线进行。它打破了空间限制,足不出户就能够参与庭审;打破了时间限制,做到了法院24小时“不打烊”;打破了复杂程序,扩展多渠道留存证据等。
互联网法院管辖范围有哪些?还是以北京互联网法院为例,它受理的案件都是涉互联网,主要涉及11个方面。比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签订或者履行网络购物合同而产生的纠纷;签订、履行行为均在互联网上完成的网络服务合同纠纷等。像电商购物买到假货、社交平台泄露个人隐私、网络创作遭到抄袭等,都可以在互联网法院起诉维权!
我国自2017年以来,先后在杭州、北京、广州成立了3家“互联网法院”。要知道,这三家“线下实体法院”集中管辖各种类型的互联网案件,意味着我国已经步入互联网案件集中管辖、专业审判的新时代。
我国互联网法院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世界上仅我国建立互联网法院,其他国家有的传统法院开展了线上审判活动,有的也有电子司法方面的法律,但尚未建立统一受理互联网案件的互联网法院。
“互联网法院”这一概念不仅是我国原创,也是世界司法史上信息化背景下具有时代意义的创举,更是人类法治文明的最新组成部分,为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监制:张宁
统筹:李政葳、廖慧
策划:陈畅、孙满桃
文案/制作:李飞、王一涵
光明网 出品
外媒:北美峰会承诺被指空洞无约束力******
参考消息网1月12日报道据法新社1月10日报道,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领导人10日在墨西哥城举行北美领导人峰会,许诺共同致力于经济、气候和移民问题,保证合作,但没有真正的具体声明。
据报道,白宫公布了三个国家作出的一长串承诺,但没有任何有约束力的措施,也没有宣布具体的资金。
例如,三位领导人想要推出一个关于半导体采购的三边讨论形式,并推出一个学术交流系统。
关于环境,他们“承认迫切需要采取迅速、协调和雄心勃勃的措施”。
报道称,这三个国家都承诺减少甲烷排放和食物浪费。
它们还打算在边境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并开发“清洁”氢市场。
报道还称,关于移民问题,没有真正引人注目的公告。三国将主要推出一个关于现有程序和限制的联合网站。
至于打击贩卖毒品、武器和人口,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也承诺加强对话。
据报道,美加领导人在会谈时表示,他们尤其要共同讨论“帮助稳定海地的方法”。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和加拿大一直在讨论向这个遭受不安全和公共健康问题破坏的加勒比国家派遣一支国际干预部队的可能性。